
《新常态、新经济、新政府——新常态环境下的政府营运模式》
授课领域:宏观经济
授课讲师:李真
上课方式:公开课
课程时间:
导引:(根据学员的不同字调整)第一讲:新常态的特点一、 新常态的定义二、 新常态的三个叠加视角1. 换档期:增长速度换档期2. 阵痛期:结构调整阵痛期3. 消化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 新常态的不同角度观察1、 新常态的三大特点2、 新常态的六大特点3、 新常态的九大特点第二讲:新常态的原因一、 新常态经济环境与背后的原因1.关于后发优势2.关于成本优势3.关于人口红利4.关于稀缺市场5.关于国际市场6.关于技术进步7.关于资源壁垒8.关于组织模式二、 中国经济的大尺度观察(2000年大视角分析)1.中国经济的循环性1)管仲模式与商鞅模式2.中国经济的周期性迭代升级3、大周期中的小周期三、 中国经济的中尺度观察(30年小循环)1.第一阶段:一拥而上、低端模仿、鱼龙混杂、各自为战2.第二阶段:大而不强、散而不精、过渡竞价、无利繁荣3.第三阶段: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模式致胜、胜者通吃四、 今天中国经济的近距离观察(当下的特殊环境)1.多业态并存1)从自由竞争到寡头垄断2.多能级并存1)从资源推动型到创新推动型3.多维度并存1)单一行业2)跨界融合4.多模式并存1)政府营运模式2)企业运营模式3)第三种运营第三讲:政府转型的三大机遇与路径一、 PPP模式1. PPP的模式介绍2. PPP的产业悖论与产业痛点3. PPP项目的五大致命陷阱4. PPP的各种业务设计5. PPP的运营模式6. 产业基金与政府引导基金的运营模式二、 特色小镇项目1、 特色小镇的产业机会2、 特色小镇的产业局面与业务陷阱3、 特色小镇的业务设计与运营模式4、 三种特色小镇的成功运营逻辑三、 一带一路战略(根据学员情况展开)1、 背景与原因2、 特点与机遇第四讲:新常态的产业机遇之三个观察维度一. 产业转型的非连续性断点1. 产业发展的非连续性断点1) 案例:手机行业的非连续性断点,摩托罗拉案例,诺基亚案例2) 腾讯产业链的非连续性断点3) 黄光裕的国美案例二. 产业发展的跨界整合式创新1、 跨界整合式模式1) 边缘与缝隙,红海与红海之间2) 跨界成功的案例3) 多模块组合的跨界运营2. 互联网+的本质1)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上重构业务2)互联网+的跨界延伸3)新产业业态的三个标配(产业升级的三大叠加共性)1)互联网+2)投融资+3)文化+三. 产业转型的组织变革与人才红利第五讲:产业转型的三个路径一、 平台化路径----插拔:论十大整合1.第一层面整合1)横行一体化整合2)纵向一体化整合3)跨界整合4)延伸整合2.第二层面整合1)互联网+2)金融+3)媒体+3.第三层面整合1)资本化整合2)文化整合4.终极整合-----------平台化整合二、平台化运营1. 模块化平台几个模块化平台的案例1)奔驰汽车的模块化平台2) 产业集群的模块化运营三、专业化路径1.专注、极致的业务路径和路径依赖1) 各种细分市场的可能性2) 案例:财经IP的细分市场2、 碎片化,越来越小众的市场3、 你随时被替代,你随时被超越四、自由化路径-----超级个体的商业模式1.跨界的最高境界是没有边界1)任何业务的任何形式的变形2)在原有的产业链上变形3)在原有的价值链上变形2.求其中我1)现在是最好的时候、现在是最坏的时候2)趋势是最大的红利3)认知是最大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