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圣外王之道-企业家与国学素养
授课领域:HRBP儒释道,中医养生,
授课讲师:周让
上课方式:内训
课程时间:
课程大纲一 国学之当代意义1.何为国学之范畴1.1西学与中学1.2汉书十门与经史子集1.3三江之源与儒释道 2.国学之实践功用 2.1实现心灵幸福 2.2明确三观志向2.3建立人生事业2.4成为成功主人3. 国学学习之法门3.1九流归宗 触类旁通3.2知行合一 事上磨炼3.3学问思辨 自由思想3.4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3.5碎片学习 徒劳无功二、企业家之定义与素养1 、企业家与经理人的区别2、企业家与商人的区别3、企业家的五大素质 身体 心理 能力 思想 知识4、企业家是五大家 哲学 军事 政治 经济 教育 三、国学与企业家修身之道1儒家修己安人1.1正心修身 三纲八目1.2孟子四端 仁义礼智1.3 生命传承 尊师重孝 1.4立人达人 尽忠行恕1.5 改过内省 言行一致(二)道家:少私寡欲1、老子“三宝”2、处下不争3、柔弱胜强 曾国藩的大柔非柔4、知足常足 曾国藩的求缺斋——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丧志。5、复归婴儿6、不自见7、上善若水(三)佛家:明心见性1、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放下才能拿起,轻装更容易前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2、明心见性3、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身语意之所生业,今求忏悔。4、诸行无常——《涅盘经》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5、敬畏因果——敬畏因果,种善因得善果,发愿善行以求善报。——众生怕果不怕因,菩萨怕因不怕果。——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自作自受。No zuo no die——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6、三世因果——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不是单指三生三世。——三世因果:人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在造因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7、六度波若蜜——万行指实践六度、修身成佛的具体方法。8、参禅悟道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面对,接受,处理(改变),放下(离开) 9、人若无名,专心练剑 ——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10、忍辱不辩,寡言不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星云大师六字诀:1、静;2、缓;3、忍;4、让;5、淡;6、平五 国学与企业家立业之道1、 儒家领导艺术1.1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1.2修己安人的领导方式1.3义利合一的经营原则1.4举贤育才的人才方阵1.5中庸之道的高明艺术2、 道家管理智慧2.1清净为正 管理的最高目标2.2道法自然 管理的根本原则2.3正言若反 管理的辩证思想2.4无为而治 管理的基本方法2.5为而不争 管理的策略艺术2.6无私用柔 管理的自我修炼3、 佛家管理智慧3.1明心见性的心态管理3.2直指人心的沟通艺术3.3日常行为的自我修炼 推荐; 道德经 王弼版 河上公版 帛书版 庄子补正 刘文典版论语 阳明心学 邓艾民 版 大学 孟子 金刚经 六祖坛经 禅是一枝花 白话战国策 湘军崛起 曾国藩 东周列国志
Copyright © 助龙 200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 湘ICP备16006113号-13 | 湘公网安备 43019002001188号